东西半球分界线是什么 为什么不是本初子午线
问: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答:20°W,160°E
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20°E,160°W
B.20°W,160°E
C.0°经线和0°纬线
D.0°经线和180°经线
正确答案:B
西经20°、东经160°(20°W,160°E)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之间为东半球。
东经160°以东,西经20°以西之间为西半球。如北京经纬度为:东经116°,北纬40°。东经116°属于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之间,为东半球。
虽然欧洲及非洲的西部在西经,但为避免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被本初子午线分割在东西两个半球,所以东半球及西半球的分界线常用西经20°及东经160°。

一个地点的经度一般与它于协调世界时之间的时差相应:每天有24小时,而一个圆圈有360度,因此地球每小时自转15度。
因此假如一个人的地方时比协调世界时早3小时的话,那么他在东经45度左右。不过由于时区的分划也有政治因素在里面,因此一个人所在的时区不一定与上面的计算相符。
但通过对地方时的测量一个人可以算得出他所在的地点的经度。为了计算这个数据,他需要一个指示协调世界时的钟和需要观察对太阳经过子午圈的时间。
东西半球分界线为什么不是本初子午线:
为了纪念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对天文和地理学方面的贡献,国际上规定把格林威治天文台所经过的经度作为本初子午线,后来,英国方面不满以本初子午线为东西半球分界线(把英国分成了东西半球两半),所以国际上又把20°W和160°E作为了东西半球分界线,因为经过这条线的国家很少(如冰岛),便于划分。 如果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作为本初子午线的话就失去了历史意义,更改的话会引起全世界的混乱(去年委内瑞拉仅仅调了半个小时的时差就给经济上带来了巨大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