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最基本的两种声腔是什么 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问:京剧最基本的两种声腔是什么?
答:西皮和二黄
“西皮”和“二黄”最显著的区别就在音律。
“西皮”主要表现明快亮丽,“二黄”主要表现低沉悲婉。“西皮”是眼起板落,即敲鼓开唱,打板收音,“二黄”则是板起板落。
“西皮腔”脱胎于梆子腔,故而其旋律高亢激昂,具有明显的北方特点。
“二黄腔”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江西的宜黄腔;一说源于徽调。无论它源于宜黄腔还是徽调总之都是南方剧种,所以其南方音乐特色较为突出。
京剧是北京最大的戏曲种类,并扩散至其他各个地方。随着当时经济的发展和南北交流的加剧,富有的徽州商人为了自己的目的,特地为乾隆南下到处找戏班子,包装歌舞名角,从而让南方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帮最后都进入了北京,和当时北京的地方戏互相交流和融合,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京剧。
“国粹梨园,数京昆优雅,盛誉奇葩。缤纷流派,令人陶醉其华。青衣旦角,释闺门、梅派尤佳。观虞姬、寒光剑影,刎诀霸主悲嗟。天女舞绸挥绢,彩霞频闪烁,飞散千花。雍容贵妃醉酒,娇步横斜。行腔妙润,舞娉婷、承继名家。传弟子、名师亲授,流芳永继无涯。”-自《汉宫春·梅派京剧艺术》。
京剧的艺术体系和表现形式都让人们津津乐道。其中声腔就是用来区分艺术品种。西皮腔被认识是由早期西秦腔衍变而来,还能根据地域的不同演变成不同的皮簧腔。京剧的前身就是以二黄为主的徽班。二黄和西皮腔合并形成了独有的系统。人们用“急是西皮缓二簧”来描写两者相互配合的作用,配合使用“月琴弦子与胡琴”,能出现绝妙的音效效果。
京剧的声腔因为吸收了昆曲、弋阳腔、其它地方戏等多种曲调,再用皮、黄腔,最终让它的声腔犹如笼着烟雾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