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主页 > 资讯 > 软件资讯 > 微信315发布警示信息 警惕网络欺诈行为

微信315发布警示信息 警惕网络欺诈行为

时间:2021-03-16 作者:互联网 来源:互联网

3月15日,微信发布了三条警告信息,告诫用户不要参与欺诈活动,警惕网络欺诈行为。

1、请广大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要利用微信功能发布违法信息,也不要参与任何形式的欺诈活动。

2、警惕网络欺诈,重视微信反欺诈安全提示,拒绝“天上掉馅饼”的诱惑,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3、涉及到口罩等医疗用品购买,理性选择官方正规渠道下单,确保产品质量和资金安全,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一直以来,微信都在严厉打击网络欺诈行为,到目前为止已经出台很多相关政策,也严厉地惩戒大量涉及欺诈的小程序、公众号。2020年全年,微信处理欺诈类小程序2571个,公众号43252个,封停/警告欺诈类微信群14685个,几乎每天都有大量账号被封。

EBDE00AADD9573D1DDECD654C6236CF85A8A78FA_size164_w1158_h694.jpeg

微信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社交平台,上到六七十岁的老年人,下至五六岁的儿童,几乎都在使用微信。老年和小孩安全防范意识较低,就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找到可乘之机,可能一个简单的分享链接、一团不知名的二维码,就会给你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同时,微信上也存在大量非法刷单、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情况,其中最令人厌烦的就是朋友圈里的微商,每天都能发布几十条产品广告,出售的产品没有正规渠道保证,遇到问题更是没有售后保障。有些微商还会蛊惑用户入伙,声称在家玩手机就能赚钱,防范意识较差的用户可能就会上当受骗。

5286478EAEDBE0DC11A0C213515DACF5D9AA0358_size204_w2190_h1313.jpeg

这类微商、欺诈类信息真的随处可见,微信也是推出一系列规定来进行限制处理,还为此成立反欺诈小组,联合多个团队共同监管。但很多不法分子依旧会采取各种手段绕过平台审查监管,所以还是得加强用户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一旦身边发现欺诈、违规的公众号或小程序,也应积极地进行举报。

微信应该抬高公众号申请门槛,加强审核力度,从根源上减少欺诈类公众号出现的概率。同时,遇到一些可能会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的操作,微信可以进行更多步骤的提示,警告用户授权该操作可能面临的风险。个人也应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尽量不要去点击/分享来源不明的链接,给人转账最好提前电话交流,核实身份。

生活中遇到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12315”公众号或小程序进行维权,315晚会也将点名/通报一些企业、商家,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增强自己的反诈骗意识。